腦癱兒童的康復訓練必須是以人為整體、綜合性康復訓練為主,體現(xiàn)全面發(fā)展的理念,不單是不會走路就只訓練腿、不會說話就只訓練口、不會寫字就只訓練手等。兒童在運動(粗大運動、精細運動)、言語、智力、社交、生活自理等方面的發(fā)育是同步進行的,但每一個階段有主次之分,只有綜合性的康復訓練,才能更加全面的促進他們綜合能力的同步提升。省殘疾人康復中心本著這一宗旨,根據(jù)兒童的不同需求,開設了以下康復訓練項目:一、運動治療;二、作業(yè)治療;三、認知訓練;四、語言治療;五、感覺統(tǒng)合訓練;六、學前早期教育;七、傳統(tǒng)康復(推拿、針灸);八、物理因子治療;九、音樂治療;十、勞動技能訓練。
一、 運動治療
腦癱兒童因腦部受損導致非進行性的運動功能障礙,因此運動治療對他們來講是從一出生就需要介入的治療方法。我中心主要采用以下方法:bobath法、Vojta法、上田法、被動運動訓練、主動功能訓練等。
二、 作業(yè)治療
腦癱兒童有健全的雙手,但確因肌張力增高或肌力不足或協(xié)調能力差等因素的影響,使他們的很多能力從小都被剝奪了,從簡單→復雜排列如:不會拿東西吃→不會穿脫衣褲→不會握筆寫字→生活自理困難等。為了避免這些困難逐層次地影響兒童以后的能力,就需要作業(yè)治療的早期干預,以逐步提高他們手部的功能。作業(yè)治療包括:手指靈活性、協(xié)調性、手眼協(xié)調、雙手協(xié)調、粗大\精細抓握能力、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訓練等。
三、認知訓練
我中心利用高科技電腦軟件、依據(jù)兒童的不同情況以一對一的方式對兒童進行認知訓練。認知訓練內容主要包括:注意力、想象力、空間思維能力、邏輯推理能力等。認知訓練主要針對--腦性癱瘓的兒童、多動癥及注意力缺失的兒童、智能不足的兒童、自閉癥的兒童等。
四、語言治療
語言是人類溝通交流的工具。有很多看似健全的兒童,他們?yōu)槭裁磪s不會與人溝通交流呢?語言的產生必須有一定的理解能力、認知能力為基礎,且構音器官(唇、舌、軟腭、喉等)功能要正常。它們之間的任何一環(huán)出現(xiàn)障礙 會影響兒童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。語言治療包括:語言理解訓練(顏色\大小\形狀配對、常見實物的理解、動詞\名詞\形容詞的理解、數(shù)與量的匹配等)、語言表達訓練(聽、說、讀、寫等)、構音器官功能訓練(唇力度、舌的靈活度、發(fā)音訓練、口腔感覺等)。語言治療主要針對——語言發(fā)育遲緩、精神發(fā)育遲緩、大腦發(fā)育不全、自閉癥、構音器官功能障礙等兒童。
五、感覺統(tǒng)合訓練
感覺統(tǒng)合訓練又稱為運動游戲療法。它是通過運用特制的感覺統(tǒng)合訓練器材,由治療師設定不同的感覺統(tǒng)合游戲來訓練兒童的本體感覺、平衡感覺、機體與地心引力之間的協(xié)調能力、前庭感覺等多種感覺能力的強化整合,以達到促進大腦發(fā)育、身體協(xié)調能力、運動企劃能力、增強自信心等綜合能力提升的功效。適應癥:身體協(xié)調能力差、注意力易分散、不聽從指令、運動企化能力差、脾氣暴躁、性格固執(zhí)、膽小、害羞、發(fā)音不清晰、坐立不安、行走時容易碰撞別得東西、危險意識差等兒童。
六、學前早期教育
本著“全人”的理念,兒童的教育和康復訓練是需要同步進行的,不能等到會走路了、會說話了才讓兒童接受教育。中心學前教育依據(jù)每個兒童的不同年齡段、不同能力程度進行分班教學,盡量顧及每個兒童的需要。會為每個兒童制定周計劃、月計劃的學習方案。讓每一個兒童真正學到實在實用的知識,并為以后就讀其他的學校做足準備。
七、傳統(tǒng)治療
傳統(tǒng)的中醫(yī)治療已有幾千年的歷史,它是腦癱兒童綜合性治療中不可缺少的一項特色治療方法,對促進腦癱兒童腦部發(fā)育、提高語言理解表達能力、降低肌肉僵硬程度、改善剪刀步與尖足等異常姿勢有明顯的作用。
八、物理因子治療
物理因子治療是腦癱兒童康復治療中的一項輔助治療措施,可放松肌肉、降低肌張力、促進局部血液循環(huán)等。
九、游戲
游戲是兒童的天賦,也是他們應該享有的權利,而我們就有為他們提供游戲的義務。
不論正常兒童還是特殊兒童,他們的學習經歷都是從游戲中獲得的;他們也是伴隨游戲而成長的。不要認為因為他們有身體的缺陷而不能玩游戲,只是需要我們設計適合他們身體需要和智能需要的游戲,讓游戲帶給他們更多心靈上的享受和快樂。在此呼吁各位家長:關注兒童游戲、重視兒童游戲、參與兒童游戲、支持兒童游戲。讓兒童的成長更健康、快樂!